举竿引线忽有得释义


【举】1.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  2.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  3. 发起,兴办:~义。~办。创~。  4. 提出:~要。~例。  5. 推选,推荐:推~。荐~。  6. 全:~国。~世。~家。  7.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  8. 攻克:“一战而~鄢、郢”。

【竿】1. 竹子的主干:竹~。立~见影。揭~而起。  2. 特指“钓鱼竿”:垂~。投~。~钓。  3. 古代指竹简:~牍(书信)。

【引】1.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 退却:~退。~避。  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线】1. 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丝~。棉~。~圈。~材。~绳。  2. 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直~。曲~。~条。  3. 像线的东西:光~。视~。~索(a.事情的头绪或门径;b.文学作品中情节发展的脉络或文章的思路)。战~。生命~。  4. 量词,用于抽象事物,数词限用“一”,表示极少:一~希望。 典

【忽】1. 粗心,不注意:~视。疏~。~略。玩~职守。  2. 迅速,突然:~而。~然。~地。~高~低。  3. 长度和重量单位(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微(极言细微)。微~其微。

【有得】得;有所领悟。《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太白而聚乎一舍,其下之国可以兵从天下。居实,有得也;居虚,无得也。”《南史·隐逸传上·陶潜》:“少来好书,偶爱闲靖,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宋张载《正蒙·有德》:“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如:学习有得;有得有失。2.表示程度深或持续时间长。《官场现形记》第三三回:“上海道前脚走,上海县跟着又来。并不是欺他官小,对不住他,只好挡驾;见面之后,有得同你缠。”

举竿引线忽有得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