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秋山寂历风飙歇释义


【君】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  2.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  3.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典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见】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典

【秋】1. 一年的第三季:~季。~景。~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波(喻美女的眼睛)。三~(a.指秋收、秋耕、秋播;b.指三年)。~高气爽。  2.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  3. 指一年:千~万代。  4.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5. 姓。  6.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

【山】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4. 姓。

【寂历】1.凋零疏落。《文选·江淹〈王徵君微〉诗》:“寂歷百草晦,欻吸鵾鸡悲。”李善注:“寂歷,彫疏貌。”一说闲旷貌,见吕向注。宋陆游《游万里桥南刘氏小园》诗:“我归门復掩,寂歷挂斜阳。”黄药眠《黄花岗的秋风暮雨》:“寂历的黄花夹着细雨飘零,守墓的园丁深锁园门何去?”2.犹寂静;冷清。南朝梁江淹《灯赋》:“冬膏既凝,冬箭未度,悁连冬心,寂歷冬暮。”唐孟郊《过彭泽》诗:“扬帆过彭泽,舟人讶嘆息。不见种柳人,霜风空寂歷。”金边元鼎《晚行》诗:“隔浦行闻晚寺鐘,断坡寂歷对寒松。”清钱谦益《梅圃谿堂》诗:“梅花村落傍渔庄

【风飙】1.暴风。《吴子·论将》:“居军荒泽,草楚幽秽,风飆数至,可焚而灭。”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时候暑热,土多风飆。”宋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安得此身有两翅,颯然远举随风飆。”《南齐书·王俭传》:“秋叶辞条,不假风飊之力;太阳躋景,无俟萤爝之暉。”《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元八年》:“譬如养鹰,飢则附人,每闻风飊之起,常有陵霄之志。”2.《吴子·论将》:“居军荒泽,草楚幽秽,风飆数至,可焚而灭。”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时候暑热,土多风飆。”宋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安得

【歇】1. 休息:~憩。~脚。~晌。安~。~凉。~心。  2. 停止:~止。~业。~工。停~。间~。~班。~后语。  3. 很短的一段时间:过了一~。

君不见秋山寂历风飙歇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