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闻胡笳声最悲释义


【君】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  2.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  3.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典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闻】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  3. 出名,有名望:~人。~达。  4. 名声:令~(好名声)。丑~。  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  6. 姓。

【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传说由汉张骞从西域传入,汉魏鼓吹乐中常用之。汉蔡琰《悲愤诗》之二:“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嚶嚶。”唐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緑眼胡人吹。”宋张孝祥《浣溪沙·坐上十八客》词:“同是瀛洲册府仙,只今聊结社中莲,胡笳按拍酒如川。”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韵悠悠胡笳慢品,阿来来口打番言。”清昭槤《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未数里,闻胡笳声远作。”

【声】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  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  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4. 名誉:名~。  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最】1. 极,无比的:~大。~高。~初。~终。~为(wéi )。  2. 聚合:忧喜~门。  3. 合计:“~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

【悲】1. 伤心,哀痛:~哀。~伤。~怆。~痛。~切。~惨。~凉。~愤。~凄。~恸。~吟。~壮。~观。~剧。乐极生~。  2. 怜悯:~天悯人。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的用户点评


花开似锦

2024-04-28 13:38:42

通过描写胡笳声最悲,表现了珠玉俱焚的深情之感,表达了一种思乡恋友的愁苦。读者感同身受,慨叹诗人的切肤之痛,体味到了离别之苦。

浮华年少

2024-04-27 20:49:23

从字面上看,“胡笳声最悲”,表现了一种极端哀愁的情感。作者通过此句描绘了别离之痛,使读者心生怜惜之情,感慨万千。

KindHeart

2024-04-26 09:36:29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此句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表达了胡笳声悲凉之情。胡笳乃西域特有乐器,音声凄凉,能引人泪下。作者借胡笳声抒发离别之伤情,使读者感受到离别之苦。

笔迹m

2024-04-25 19:25:07

运用古典诗歌中所谓音声情感的共鸣,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通过胡笳声最悲之描述,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别离之情的思念,更将胡笳声婉转悲凉的意境真实再现。

晴天霹雳

2024-04-23 19:32:06

文中以胡笳声来暗合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悲伤,表现了诗人在别离时的无奈与心碎。此句用意明确,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切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