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复立制争锥刀释义


【况复】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隋炀帝《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唐杜甫《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明梁辰鱼《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唐马总《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唐刘驾《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3.仿佛,好像。唐寒山《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立制】1.建立制度。汉班固《东都赋》:“体元立制,继天而作。”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流业》:“建法立制,彊国富人,是谓法家,管仲、商鞅是也。”2.阐述王命;草拟制诰。汉班固《典引》:“故先命玄圣,使缀学立制,宏亮洪业,表相祖宗,赞扬迪喆。”

【争】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  2. 力求实现:~取。~气。~胜。  3. 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  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不。~知。~奈。

【锥刀】荀子·议兵》:“故以诈遇诈,犹有巧拙焉;以诈遇齐,辟之犹以锥刀堕太山也。”《淮南子·说山训》:“断右臂而争一毛,折鏌鋣而争锥刀,用智如此,岂足高乎?”2.一种制茶用具。唐陆羽《茶经·器》:“棨,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3.指刀笔。《后汉书·樊宏传》:“文吏则去法律而学詆欺,鋭锥刀之锋,断刑辟之重,德陋俗薄,以致苛刻。”参见“刀笔”。4.喻微薄,微细。《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頡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汉高诱注:“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臣伏自惟省,

况复立制争锥刀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