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 羞惭:羞~。惭~。~色。~怍(惭愧)。~疚。~赧(因羞愧而脸红)。~悔。问心无~。 典
【乏】1. 缺少:~味。贫~。不~其人。 2. 疲倦:~困。~累。疲~。 3. 无能,无用:~气。~煤。
【良材】aacute;ngcái(1)[goodtimber;soundmaterial]∶好木材(2)[ableperson]∶有用的人才
【取次】亦作“取此”。1.随便,任意。晋葛洪《抱朴子·祛惑》:“此儿当兴卿门宗,四海将受其赐,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唐杜甫《送元二适江左》诗:“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弃舍,等閒抛掉。”汪文溥《子美嘱题化佛化装百相即柬亚子》诗:“有时西笑入长安,七贵三公取次看。”2.草草,仓促。《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何不揭毡看验之?取此行麁疎法令。”宋陆游《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元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3.次序。北齐斛律羡《
【装】1. 穿着的衣物:服~。便~。军~。中山~。~裹。 2. 特指演员演出时的穿戴打扮:上~。卸~。 3. 特指出行时带的东西:治~。整~待发。 4. 特指工业生产或军队作战所需的用具和器械:~备。~置。~甲。 5. 用服饰改变人的原来原貌:化~。乔~打扮。 6. 假作,故意做作:佯~。~相。~模作样。 7. 安置,安放:~载。~卸。 8. 布置,点缀:~修。~饰。 9. 特指对书籍、字画加以修整或修整成的式样:~订。~帧。~裱。线~。精~。~潢(原指用黄檗汁染的纸装裱书画,现泛指装饰物品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