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观天地只浮沤释义


【冷】1. 温度低,与“热”相对:~天。~藏。~冻。~涩。~飕飕。  2. 寂静,不热闹:~落。~寂。~静。~清。  3. 生僻,少见的:~僻。~字。  4. 不热情,不温和:~遇。~淡。~峻。~漠。~嘲热讽。~若冰霜。~酷无情。  5. 不受欢迎的,没有人过问的:~货。~门儿。  6. 突然,意料以外的:~然。~不防。~枪。~战。  7. 姓。

【观】1. 看,察看:~看。~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风(a.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b.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阵。~赏。~察。~感。参~。  2.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瞻(a.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b.注视,瞻望)。大~。奇~。  3. 对事物的看法、认识:~点。~念。主~。客~。世界~。 | 1. 道教的庙宇:白云~。紫阳~。  2.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  3. 楼台:楼~。台~。  4. 姓。 典

【天地】ndì(1)[heavenand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天地山川。——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天地之闻。——清·黄宗羲《原君》天地之大震动天地。——明·张溥《五人墓碑记》(2)[scopeofoperation;fieldof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3)[nature;betweenHeavenandearth]指天地之间

【只】1. 量词:一~鸡。  2. 单独的,极少的:~身。片纸~字。 | 1. 仅仅,惟一:~是(❶仅仅是;❷表示强调限于某个情况或范围;❸但是)。  2.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顾。~管。~见树木,不见森林。

【浮沤】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灭,常比喻变化无常的世事和短暂的生命。唐姚合《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走童惊掣电,飢鸟啄浮沤。”宋范成大《石湖中秋二十韵感今怀旧而作》:“水天双对镜,身世一浮沤。”明无名氏《赠书记·认男作女》:“老爷若放浮沤,情愿焚香顶礼,朝夕把恩酬。”清恽敬《海会庵放生河碑铭》:“圣人愚人,善禽恶兽,如大海中浮沤,大空中飞尘。”郭沫若《女神·蜜桑索罗普之夜歌》:“无边天海呀,一个水银的浮沤。”典

冷观天地只浮沤的用户点评


一枝独秀

2024-06-14 18:23:53

总的来说,“冷观天地只浮沤”这句诗深邃绵长,借以抒发了作者对世界的超然观照。这种冷静超然的态度与世故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给人以启迪,使人产生无限思考。

蓝剑秦川的帮手

2024-06-13 06:17:02

其内涵意蕴不言而喻,窥见其中,不禁令人感慨。"冷观"之态,乃是超然处世之意;"只浮沤"之境,则是对人生沉浮无常的深刻感悟。此句犹如一面明镜,反射出人生百味,引人深思。

绿叶红花

2024-06-12 20:13:10

诗句之间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特点。"冷观天地只浮沤",这句诗简洁而有力,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冷静观察与超然态度。此种境界无疑是超越尘世的高境界,对于生活、人生有着极深刻的启迪意义。

花开花落握在手

2024-06-11 01:48:46

冷观天地只浮沤,此句意象玄妙,勾勒出空旷绵延的宇宙景象。"冷观"二字表现出超然的境界,"天地"两字描绘出无垠的广袤,而"只浮沤"则暗示着一种虚幻缥缈的感觉。整句短小精悍,形象鲜明深远,令人忍不住陶醉其中。

心之旅

2024-06-09 05:51:37

这句诗以简短的文字,勾画出庞大的宇宙景象,展现出诗人对世界的超越与洞察。所谓冷观,正是超脱人间俗世的一种境界;只浮沤,则是意味着一种虚幻与似有似无之感。这种超然的意象,令人感叹于世界的辽阔与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