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树凝霜释义


【两】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  2.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  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4.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岸】1. 水边的陆地:河~。上~。两~。  2. 高大:伟~(魁伟,高直)。魁~。  3. 高傲:~忽(傲慢)。傲~。  4. 头饰高戴,前额外露:~帻(把头巾掀起露出前额,表示态度洒脱,不拘束)。  5. 古同“犴”,乡间牢狱。

【树】1. 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2. 种植,培育:~艺(“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  3. 立,建立:~立。~敌。  4. 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梅花。  5. 姓。

【凝霜】。《楚辞·九章·悲回风》:“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汉扬雄《反离骚》:“遭夏季之凝霜兮,庆夭顇而丧荣。”晋卢谌《时兴》诗:“凝霜霑蔓草,悲风振林薄。”唐韩偓《夜船》诗:“野云低迷烟苍苍,平波挥目如凝霜。”2.凝结成霜。南朝齐谢朓《校猎曲》:“凝霜冬十月,杀盛凉飇开。”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六:“回忆小阳春时几微流转些将近暖谷的和风,偶尔沾惠些尚未凝霜的甘露,虽则凄惨依然,预觉‘严冬之恶神’狂暴,却还有余力作最后的奋斗。”3.古代绩溪所产一种优质笺纸名。元鲜于枢《纸笺谱》:“歙绩溪界有地名龙鬚,出嘉纸

两岸树凝霜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