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多节物释义


【两京】京城;两个首都。指周代的镐京和雒邑。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窃强秦之三辅,陷隆周之两京。”2.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汉、唐的长安和洛阳。南朝宋谢灵运《会吟行》:“两京愧佳丽,三都岂能似。”唐杜甫《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3.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宋代的开卦府和河南府。《宋史·太宗纪二》:“﹝雍熙三年﹞九月丙寅朔,减两京诸州繫囚流以下一等,杖罪释之。”宋梅尧臣《晚坐北轩望昭亭山》诗:“少客两京间,熟游嵩与华。”4.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元代的大都和上都开平。元周伯琦《天马

【多】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  2. 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  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  4. 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  5.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  6. 表示惊异、赞叹:~好。  7. 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  8. 表疑问:有~大呢?~会儿?  9. 姓。

【节】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  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  6. 礼度:礼~。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  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  10. 略去,简略:~选。~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

【物】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  2. 内容,实质:言之有~。  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两京多节物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