潋潋滟滟水光浮释义


【潋潋】流动貌。唐杨夔《送郑谷》诗:“春江瀲瀲清且急,春雨濛濛密復疏。”宋苏轼《城南县尉水亭得长字》诗:“瀲瀲波头细,疎疎雨脚长。”2.犹冉冉。渐近貌。唐杜牧《题齐安城楼》诗:“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瀲瀲落寒汀。”宋苏轼《庐山二胜·栖贤三峡桥》诗:“弯弯飞桥出,瀲瀲半月彀。”

【滟滟】灩”。亦作“灔灔”。1.水光貌。南朝梁何逊《望新月示同羁》诗:“的的与沙静,灧灧逐波轻。”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灩灩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明刘基《再次韵和十六夜月》:“金波灧灧将流瓦,玉砾荧荧恰近簷。”赵朴初《朝天措·北海夜泛同臣赞上座》词:“西湖仿佛,濛濛烟树,灔灔波光。”2.水浮动貌。唐张籍《朱鹭》诗:“避人引子入深壍,动处水纹开灧灧。”金元好问《后湾别业》诗:“童童翠盖桑初合,灩灩苍波麦已匀。”冰心《寄小读者》十四:“偷闲划舟,抬头望一望滟滟的湖波,低头看滴达滴达消磨时间的手表,心灵中

【水光】映现出的光色。南朝梁江淹《悼室人》诗之七:“阶前水光裂,树上雪花团。”宋苏轼《前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孽海花》第六回:“﹝雯青﹞把船窗推开,只见白茫茫一片水光。”许地山《缀网劳蛛·黄昏后》:“从秋的夕阳渲染出来等等的美丽已经布满前路:霞色、水光、潮音、谷响、草香等等。”典

【浮】1.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桥。~力。~标。~萍。~泛。~沉。漂~。~光掠影。  2. 表面的:~皮儿。~土。~雕。  3. 空虚,不切实:~夸。~华。  4. 不沉静,不沉着:轻~。~躁。  5. 暂时的:~记。~支。  6. 可移动的:~财。~荡。~吊。~动。  7. 超过,多余:人~于事。  8. 呈现,涌现:~现。~想。  9. 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脉。

潋潋滟滟水光浮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