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根抽笋已梢梢释义


【篱】◎ 用竹、苇、树枝等编成的围墙屏障:~笆(“笆”读轻声)。樊~。~落。~墙。~栅。~障。 方言集汇

【根】1. 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植。~茎。~瘤。~毛。~雕。须~。块~。扎~。叶落归~。  2. 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底。~基。墙~儿。  3. 事物的本源:~源。~由。~本。知~知底。  4. 彻底:~除。~究。~治。  5. 依据,作为根本:~椐。  6. 量词,指长条的东西:两~筷子。  7. 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平方根”,开立方所得的值为“立方根”。  8. 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  9. 化学上指带电的基:氨~。硫酸~。 典

【抽】1. 把中间的取出:把信~出。  2. 从事物中提出一部分:~签。~调(diào)。~查。~头。~薪止沸。  3. 吸:~烟。~水。~泣。~咽。  4. 概括:~象。~演。  5. 减缩:~缩。  6. 引出,长出:~青。~芽。~穗。~纱。  7. 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用鞭子~。  8. 痉挛:~搐。~风。

【笋】1. 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茎、芽,又称“竹笋”,可以做菜吃。可食用者主要有“毛竹笋”、“慈竹笋”、“麻竹笋”等。  2. 竹子的青皮:~席(用竹青编成的席子)。  3. 古同“榫”。 典

【已】1.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  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4. 太,过:不为~甚。  5. 古同“以”。

【梢梢】1.风声。南朝宋鲍照《野鹅赋》:“风梢梢而过树,月苍苍而照臺。”唐常建《空灵山应田叟》诗:“曳策背落日,江风鸣梢梢。”2.劲挺貌。《文选·谢朓<酬王晋安>诗》:“梢梢枝早劲,涂涂露晚晞。”吕向注:“梢梢,树枝劲彊无叶之貌。”唐杜甫《雕赋》:“梢梢劲翮,肃肃逸响。”3.尾垂貌。唐李贺《唐儿歌》:“竹马梢梢摇緑尾,银鸞睒光踏半臂。”4.细貌。唐韩愈《南溪始泛》诗之一:“点点暮雨飘,梢梢新月偃。”钱仲联集释:“梢梢者,细也。见《方言》。”明高启《夏日与高廉游无量佛院还憩王隐君池上》诗:“悠悠去景得,梢梢来迹断。

篱根抽笋已梢梢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