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龙标野宴

龙标野宴评点


《龙标野宴》乃王昌龄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夏日晚间的景象。清风吹拂着沅溪,带来阵阵凉爽,而春日的酒宴就在茂密的竹林中进行。王昌龄婉约地表达了弦歌的忧伤并不是因为远离故土,而是因为心中情感无处安放。他以青山和明月作为背景,彰显了情感的喜悦,绝不是空洞而无意义的。这首诗表达了王昌龄对离乡别井之苦、对故土思念之情,又邀请友人相聚畅饮,以慰心情之苦。诗句简短且富有意境,字字韵味深长。如“沅溪夏晚足凉风”一句,巧妙地描绘了夏日晚风的清凉之感。春天里的酒宴设置在绿竹丛中,使人联想到竹林之间出现的宴席,那必然是一个绿意盎然之地。王昌龄在诗中特意强调“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借此表达了愁绪的归宿之处。他从弦歌中传达出寄托情感的深沉之处,愁绪并非源于远离故土,而是因为在异乡无法找到真正能够倾诉的对象。青山和明月象征着坚定的情感,彰显出心中的喜悦与畅快。这一描写将愁思与喜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情感上的撞击与共鸣。此诗中的繁体字有如“竹丛”、“愁远谪”等,增添了诗意的古韵和深度。整个诗歌笔调古拙,间有《尚书》的风格,《尚书》中常用的“之乎者也兮”也被巧妙地插入其中,更显出其古雅之情。王昌龄的《龙标野宴》多次被评为卓越之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描绘夏日晚间的凉爽和春日绿竹丛中的酒宴,他巧妙地表达了离乡别井之苦与思乡之情,同时又以青山和明月的背景,展现了情感的喜悦。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古韵的文风,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远的艺术价值。

王昌龄的其它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