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眠画兹非衔奇释义


【龙】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4. 姓。 典

【眠】1. 睡觉:安~。长~。失~。  2. 某些动物一定时期内像睡眠那样不食不动:初~。冬~。  3. 倒卧:一日三~三起。  4. 横放:“~琴绿阴”。

【画】1. 绘图:绘~。~图。~像。~地为牢。~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  2. 图像:~面。~片。~坛。~板。~卷(juàn )(a.成卷轴形的画;b.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外音。图~。诗中有~。  3. 写,签押,署名:~到。~卯。~押。~供。  4. 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比~。指手~脚。“曲终收拨当心~”。  5. 字的一笔称一画:笔~。  6. 同“划1”。

【兹非】“兹飞”。春秋楚国剑士。后世借指勇力武士。《汉书·宣帝纪》“西羌反,发三辅、中都官徒弛刑,及应募佽飞射士、羽林孤儿”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吕氏春秋》荆有兹非得寳剑於干将。度江中流,两蛟绕舟。兹非拔寳剑赴江刺两蛟杀之。荆王闻之,任以执圭。后世以为勇力之官。兹、佽音相近。”按今本《吕氏春秋·知分》“兹非”作“次非”。《后汉书·马融传》:“兹飞、宿沙、田开、古蛊,翬终葵,扬关斧,刊重冰,拨蛰户,测潜鳞,踵介旅。”汉

【衔】1. 马嚼子。  2. 用嘴含,用嘴叼:~枚。燕子~泥。  3. 含在心里:~恨。~冤。~恤(含哀,怀着忧伤)。~戢(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4. 接受,奉:~命。  5. 指前后相接:~接。  6. 职务和级别的名号:学~。军~。官~。

【奇】1. 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闻。~迹。~志。~观。~妙。~巧。~耻大辱。  2. 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兵。~计。~袭。出~制胜。  3. 惊异,引以为奇:~怪。惊~。不足为~。 | 1. 数目不成双的,与“偶”相对:~数(不能被二整除的数,如一、三、五、七、九等,正的奇数亦称“单数”)。  2. 零数:~零(不满整数的数)。~羡(赢余,积存的财物)。有~(如“八分~~”即八分多一点)。

龙眠画兹非衔奇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