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蛇洗鳞春水暖释义


【龙】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4. 姓。 典

【蛇】◎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蜕。~行。~蝎。~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添足。 | ◎ 〔委(wěi )~〕见“委2”。 典

【洗】1. 用水去掉污垢:~脸。~涮。~涤。~澡。~心革面(喻彻底悔改)。  2. 清除干净:清~。  3. 像水洗一样抢光,杀光:~劫。  4. 昭雪冤枉:~雪。~冤。  5. 照相的显影定影:冲~。~印。  6. 玩牌时把牌搀和整理:~牌。  7. 基督教接受个人入教时的仪式:受~。~礼。  8. 盛水洗笔的器皿:笔~。  9. 把磁带上的录音或录像去掉。 | ◎ 同“冼”。

【鳞】1. 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鱼~。~片。  2. 鳞状的:~爪(zhǎo )。~波。~茎。~屑。~集(群集)。遍体~伤。~次栉比。  3. 泛指有鳞甲的动物:~鸿(指“鱼雁”,即书信)。

【春水】1.春天的河水。《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黄武元年,迁左将军”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及春水生,潘璋等作水城於上流。”唐杜甫《遣意》诗之一:“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元杨维桢《雨后云林图》诗:“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餘春水生。”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唐崔珏《有赠》诗:“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3.指帝王春季游猎。《金史·舆服志下》:“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鶻捕鹅,杂花卉之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岁春水所过州县,其小官多干事,盖朕尝有赏擢,故皆勉力。”

【暖】1. 温和,不冷:~和。温~。~色。~洋洋。  2. 使温和:~酒。~一~手。 网

龙蛇洗鳞春水暖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