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得异闻释义


【论】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  4. 看待:一概而~。  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  6. 按照:~件。~资排辈。  7. 姓。 | 1. 古同“伦”,条理。  2. 〔~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典网

【诗】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  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得】1. 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  2. 适合:~劲。~当(dàng )。~法。~体。  3. 满意:~意。扬扬自~。  4. 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 1. 必须,须要:可~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了。 |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拿~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

【异闻】1.别有所闻;所闻不同。《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何晏集解:“以为伯鱼孔子之子,所闻当有异。”《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源流遂往,详略异闻。”张铣注:“﹝帝王﹞音乐宴会虽因时权变,源流遂往,而论説其道者,所闻不同。”2.新的知识;不同的见闻。《后汉书·杨终传》:“﹝赵博等﹞以终深晓《春秋》,学多异闻,表请之。”晋王羲之《十七帖》:“往在都,见诸葛顒,曾具问蜀中事,云:‘成都城池门屋楼观,皆是秦时司马错所修。’令人远想慨然,为尔不信,一一示,为欲广异闻。”唐司马贞《

论诗得异闻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