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挲老眼见斯人释义


【摩】1. 擦,蹭,接触:~擦。~天。~崖(山崖上刻的文字、佛像等)。~肩接踵。~顶放踵。  2. 摸,抚:~弄。~挲(suō)  3. 研究,切磋:观~。揣~(a.研究,仔细琢磨;b.估量,推测)。  4. 古同“磨”,磨擦。 | ◎ 〔~挲(suō)〕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一下地移动。

【挲】◎ 〔摩(mó)~〕抚摸。 |sa ㄙㄚ  ◎ 〔摩(mā)~〕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一下地移动。 | ◎ 〔挓~〕张开,如“他~~着手”。

【老】1.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当益壮。~朋友。~练。~化。少年~成。~马识途。  2.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人家。~大爷。  3. 极,很:~早。~羞成怒。  4. 老年人:敬~院。扶~携幼。~有所为(wéi )。  5. 晚年:~年。~境。  6. 敬老,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7. 总是,经常:~是生病。  8. 原来的:~地方。  9. 与“嫩”相对:黄瓜长~了。  10.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大。~鹰。~倭瓜。  11.

【眼见】1.眼看;目睹。唐杜甫《绝句漫兴》之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宋程垓《洞庭春色》词:“多少事,有垂杨眼见,红烛心知。”《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真是天翻地覆的事,若不眼见,説着也不信。”鲁迅《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他又眼见他的朋友们,很多在战场上牺牲掉。”2.犹眼界。郭沫若《巨炮之教训》:“唉!我可怜这岛邦的国民,他们的眼见未免太小。”3.分明;显然。《水浒传》第五八回:“那个穿红的,眼见是宋江了;道妆的,必是军师吴用。”王西彦《静水里的鱼》:“不过,使他感到不安的是,省城既已撤退,

【斯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唐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明刘基《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唐元结《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太平天囯汪吉人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摩挲老眼见斯人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