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1. 擦,蹭,接触:~擦。~天。~崖(山崖上刻的文字、佛像等)。~肩接踵。~顶放踵。 2. 摸,抚:~弄。~挲(suō) 3. 研究,切磋:观~。揣~(a.研究,仔细琢磨;b.估量,推测)。 4. 古同“磨”,磨擦。 | ◎ 〔~挲(suō)〕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一下地移动。
【围】1. 环绕,四周拦挡起来:~攻。~城。突~。解~。 2. 圈起来作拦阻或遮挡的东西:~巾。~墙。~裙。 3. 四周:外~。周~。 4. 量词(a.两手姆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如“腰大十~”;b.两两臂合拢的长度,如“树大五~”)。
【山】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4. 姓。
【下】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 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 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 6. 使降落:~半旗。~棋。 7. 进入:~海。 8. 投送:~书。 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 10. 谦辞:在~。~官。 11. 颁布:~令。
【间】1. 两段时间或两种事物相接的地方:中~。~距。~奏。天地之~。 2. 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田~。人~。 3. 房子内隔成的部分:里~。衣帽~。~量。 4. 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一~房。 | 1. 空隙:~隙。当~儿。亲密无~。 2. 隔开,不连接:~隔。~断。~接。~日。~歇。黑白相~。 3. 挑拨使人不和:离~。~谍。反~计。 4. 拔去,除去:~苗。 5. 偏僻的小路:~道。~行(从小路走)。 6. 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焉”。
【摩诘】维摩诘(梵语vimalakīrti)的省称。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维摩经》中说维摩诘是毘耶离城中一位大乘居士,和释迦牟尼同时,善于应机化导。曾经以称病为由,向释迦佛遣来问讯的舍利弗及文殊师利等宣扬大乘深义,为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无碍的代表人物。宋苏辙《谢人惠千叶牡丹》诗:“天女要知摩詰病,银瓶满送洛阳春。”宋陆游《病中作》诗:“摩詰病説法,虞卿穷著书。”2.指唐王维。维字摩诘。清侯方域《倪云林<十万图记>》:“按画家分南北二宗,摩詰为南宗创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