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光书寄与梁鸿释义


【孟光】之妻,字德曜。夫妻隐居于霸陵山中,以耕织为生。后至吴。鸿为佣工,每食时,光必举案齐眉,以示敬爱。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后作为古代贤妻的典型。宋司马光《送酒与邵尧夫因戏之》诗:“请君呼取孟光饮,共插花枝煮药苗。”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他人行别样的亲,俺根前取次看,更做道孟光接了梁鸿案。”明王玉峰《焚香记·辞婚》:“但俺小姐德不下于孟光,状元才可超于司马,堪为佳配。”清钮琇《觚賸·睐娘》:“孟光同隐,未得其人;弄玉俱仙,徒为虚语。”

【书】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 信:~信。~札。~简。~函。  3. 文件:证~。说明~。  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  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  6. 字体:草~。隶~。楷~。  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寄与】传送给。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驛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贾岛《送韩湘》诗:“欲凭将一札,寄与沃洲人。”2.犹致送,赠送。郭沫若《把精神武装起来》:“中国人能够养成到这种的程度,我相信,日本的法西斯军阀一定不够我们消灭,而全世界的文化,一定要着我们的第二次的寄与的。”田汉《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序》:“在他赴青岛之前将发表他那倾注着半生蕴蓄的大著《表演术》,这对于我们这些爱好戏剧艺术的学徒们是非常宝贵的寄与。”

【梁】1.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栋~。~上君子(指窃贼)。  2. 桥:桥~。津~(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3.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山~。车~。  4.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5.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6. 姓。 典

【鸿】1. 大雁:~雁。~毛。雪泥~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2. 大:~博。~图。~沟。~儒。~福。~运。~烈。  3. 指书信:来~。  4. 姓。

孟光书寄与梁鸿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