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君臣而自恣兮释义


【蔑】1. 目受伤而不明。  2. 无,没有:~以复加。  3. 小:~视。轻~。  4. 灭:“而~杀其民人,宜吾不敢服也”。  5. 涂染:诬~。污~。

【君臣】1.君主与臣下。《易·序卦》:“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彼见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为之盛,其心有慕焉。”宋范仲淹《阳礼教让赋》:“侯以明之,罔替君臣之义;礼无违者,遂诣宾主之情。”清叶廷琯《鸥陂渔话·黄陶庵集外诗》:“当日君臣荒乐,文武酣嬉之状,如遇目前。”2.中医方剂中的主药与辅药。《素问·至真要大论》:“方制君臣何谓也?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云笈七籤》卷六六:“君臣相得,浮沉得度,药物和合,即神仙之要妙也。”《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而】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下。

【自恣】,不受约束。《楚辞·大招》:“自恣荆楚安以定只,逞志究欲心意安只。”《后汉书·梁冀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辽史·萧孝先传》:“在枢府,好恶自恣,权倾人主,朝多侧目。”清彭尺木《陈和叔传》:“发为文,磊落自恣,不可控制。”

【兮】◎ 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蔑君臣而自恣兮的用户点评


梁父吟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