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茫渐西见释义


【冥茫】苍茫无际。南朝宋宗炳《明佛论》:“况过此弥往,浑瀚冥茫,岂復议其边陲哉。”唐沉佺期《答魑魅代书寄家人》诗:“何堪万里外,云海已冥茫。”明高启《青丘子歌》:“造化万物难隐情,冥茫八极游心兵。”潘漠华《归后》诗:“那灼耀灼耀的街灯,将一切都陶醉到冥茫无边的境里。”2.虚空;渺茫。唐李翱《祭从祖弟秘书少监文》:“报施之道,冥茫孰知。”王统照《号声集·沉船》:“忧郁的已往,冥茫的未来,全个儿纵横交织在他的心网中。”3.谓死亡。《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五引宋徐铉《吴王挽词》:“倏忽千龄尽,冥茫万事空。”典

【渐】1. 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逐~。~进。~~。~次。~悟。~冉(逐渐)。防微杜~。  2. 加剧:疾大~。  3. 疏导:~九川。 | 1. 浸:~渍。~洳(浸湿)。~染。~仁摩谊(用仁义之道感化教育人)。  2. 流入:东~于海。

【西】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  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学。~画。~餐。~医。  3. 姓。

【见】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典

冥茫渐西见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