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说与尚徉狂释义


【明】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  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  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  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  6. 睿智:英~。贤~。~君。  7. 视觉,眼力:失~。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

【明说】说míngshuō(1)[expressfrankly]∶直截了当地说出不能明说,故以此信表达(2)[declare]∶表示将某事公开,让别人知道我明说了吧,小许今天得跟我下乡去典相关词语:明令明辨明决明晨明旭明霞明赡明丽明两明耀明竁明论明贤明滩明敞明亮明叡明珠夜投附说富说词说泛说谩辞哗说调说邀说通说照说分说道说野说反说假说途说枉说进说谩说

【与】1. 和,跟:正确~错误。~虎谋皮。生死~共。  2. 给:赠~。~人方便。  3.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 〔~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 赞助,赞许:~人为善。 | ◎ 参加:参~。~会。 | ◎ 同“欤”。

【尚】1. 还(hái ),仍然:~小。~未。~不可知。  2. 尊崇,注重:~武。~贤(a.崇尚贤人;b.《墨子》篇名,内容阐述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  3. 社会上共同遵从的风俗、习惯等:风~。时~。  4. 矜夸,自负:自~其功。  5. 古,久远:“故乐之所由来者~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  6. 庶几,差不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之意)。  7. 姓。 典

【徉狂】装疯。徉,通“佯”。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之吴,乃被髮徉狂,跣足涂面,行乞於市。”一本作“佯狂”。唐杜荀鹤《将归山逢友人》诗:“徉狂寧是事,巧达又非夫。”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四:“寧王宸濠慕寅及徵明,厚币延致。徵明不赴,寅徉狂脱归。”2.犹徜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少负才名,不得志於场屋。徉狂至都,冀得知我者,传诸著作。”何垠注:“徉狂,徉音羊,徜徉戏荡也。”汉

明明说与尚徉狂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