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琴不下堂释义


【鸣琴】非子·说林下》:“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闲夜抚鸣琴,惠音清且悲。”唐柳宗元《李西川荐琴石》诗:“远师騶忌鼓鸣琴,去和《南风》愜舜心。”2.弹琴。唐高适《登子贱琴堂赋诗》之一:“宓子昔为政,鸣琴登此臺。”唐黄滔《湘中赠张逸人》诗:“鸣琴坐见燕鸿没,曳履吟忘野逕赊。”宋周密《齐东野语·作邑启事》:“鸣琴堂上,将貽不治事之讥;投巫水中,必得擅杀人之罪。”3.《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后因用“鸣琴”称颂地方官简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下堂】堂xiàtáng(1)[finishclass]〈方〉∶上完一堂课后下课(2)[abandonedordivorcedwoman]∶旧指妻妾被丈夫遗弃典

鸣琴不下堂的用户点评


SilverSilence

2024-05-21 22:46:34

是詩人意在提醒人們,學藝之人不應輕易自滿,應該恪守初心,精進修為,不斷追求更高的境界。鳴琴者若不下堂,堂即代表功名利益,指人不能被功利所迷惑,應以真誠的心態學習,追求藝術的卓越。

CoconutDreams

2024-05-20 03:52:08

藉此詩句,提醒世人在學習與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不可忘卻本心,不可被外在誘惑迷惑,要以堂堅志銳的態度不斷超越自我,追求卓越与完美。

离开的痛

2024-05-19 04:28:21

鸣琴者需始終保持謙遜與進取的態度,不因一時成就而自滿,更不可被金錢名利左右,應當把對藝術的熱情化為不斷學習與探求的動力。

心微凉

2024-05-17 06:08:06

此句暗喻修身養性之道,要求人們不僅要精於技藝,更需注重內在修養。當人們對藝術沒有真誠的熱愛與追求時,不能僅僅追逐名利,應當繼續鑽研琴藝,精益求精。

千山绝代

2024-05-17 04:32:12

此句古意深沉,寓意深遠。借鸣琴不下堂之喻,教人們要有恒心,不斷努力追求進步,不被外在誘惑所困,堅守初心,才能讓琴聲更加動人,功名更加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