谟明之德释义


【谟明】亦作“謩明”。谓谋略美善。《书·皋陶谟》:“允迪厥德,謨明弼谐。”孔传:“谋广聪明以辅谐其政。”蔡沉集传:“皋陶言为君而信蹈其德,则臣之所谋者无不明。”北周庾信《燕射歌辞·商调曲》之一:“君以宫唱,宽大而謨明;臣以商应,闻义则可行。”唐刘禹锡《山南西道节度使厅壁记》:“故自兴元至大和五十年间,以勋庸佩相印者三,以謩明歷真相者九。”漢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德】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  2. 心意,信念:一心一~。  3.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  4. 姓。

谟明之德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