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堪更南渡释义


【那堪】怎堪;怎能禁受。唐李端《溪行遇雨寄柳中庸》诗:“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宋张先《青门引·春思》词:“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明韩洽《铁马》诗:“那堪簷宇下,又作战场声。”2.犹言兼之;何况。宋柳永《雨霖铃》词:“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不惟道生得箇庞儿美,那堪更小字儿得愜人意。”典

【更】1. 改变,改换:~正。~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定(改订)。~迭(轮流更换)。~递。~番。~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  2. 经历:少(shào )不~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  3.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时。~阑。~夫。~鼓。~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 | ◎ 愈加,再:~加。~好。~上一层楼。

【南】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北。~方。~面。~国(指中国南部)。~陲(南部边疆)。~极。~半球。  2. 姓。 | ◎ 〔~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

【渡】1. 横过水面:~船。~桥。~河。摆~。强~。远~重洋。  2. 由此到彼:~过难关。  3. 转手,移交:引~。  4. 过河的地方:~口。~头。

那堪更南渡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