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衣筇杖来西林释义


【衲衣】1.僧衣。《南齐书·张欣泰传》:“欣泰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輒游园池,著鹿皮冠,衲衣锡杖。”唐贾岛《崇圣寺斌公房》诗:“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仁达欲自立,恐众心未服,以雪峯寺僧卓巖明素为众所重,乃言:‘此僧目重瞳子,手垂过膝,真天子也。’相与迎之。己亥,立为帝,解去衲衣,被以袞冕,帅将吏北面拜之。”清黄景仁《慈光寺前明郑贵妃赐袈裟歌》:“铜驼荆棘寻常见,何论区区一衲衣。”2.代称僧人。宋梅尧臣《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诗:“野策过寒水,山童护衲衣。”清顾炎武《楚僧

【筇杖】筇竹杖。唐许浑《王居士》诗:“筇杖倚柴关,都城卖卜还。”宋陆游《破阵子》词之二:“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入则有布衲道人,趺坐廊间,筇杖倚壁,花布囊琴。”漢

【来】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

【西】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  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学。~画。~餐。~医。  3. 姓。

【林】1.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森~。~海。~薮(a.山林小泽;b.喻丛集的处所)。  2.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艺~。碑~。儒~。  3. 姓。

衲衣筇杖来西林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