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据起墙屋释义


【蟠据】盘踞;占据。唐杜甫《病柏》诗:“出非不得地,蟠据亦高大。”宋司马光《太行》诗:“横行四极外,蟠据九河隈。”《明史·李如柏传》:“李氏兵权太盛。姻亲厮养分操兵柄,环神京数千里,纵横蟠据,不可动摇。”曹禺《原野》第三幕:“这里蟠据着生命的恐怖,原始人想象的荒唐。”

【起】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床。~立。~居。~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身。~运。~跑。  3. 开始:~始。~码(最低限度,最低的)。~步。~初。~讫。~源。  4. 拔出,取出:~锚。~获。  5. 领取(凭证):~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伏。~劲。~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风。~腻。~敬。~疑。~义。~诉。  8. 长出:~痱子。  9. 拟定:~草。  10. 建造,建立:~房子。白手~家。  11. 群,组,批:一~(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

【墙屋】。《诗·小雅·十月之交》:“彻我墙屋,田卒污莱。”《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所馆者,虽一日必葺其墙屋,去之如始至。”《孟子·离娄下》:“脩我墙屋,我将反。”唐白居易《湓浦竹》诗:“剖劈青瑯玕,家家盖墙屋。”2.指墙和屋顶等建筑物的外表部分。《国语·晋语六》:“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

蟠据起墙屋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