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境界应垂问释义


【普贤】佛教菩萨名。梵名为Samantabhadra,也译为“遍吉”。与文殊菩萨并称为释迦牟尼佛之二胁士。寺院塑像,侍立于释迦之右,乘白象。以“大行”著称,其道场为四川峨眉山。宋黄庭坚《为黄龙心禅师烧香颂》诗之一:“梦中沉却大法船,文殊顿足普贤哭。”赵朴初《僧伽和佛的弟子》:“大乘经典特别称道文殊师利的大智,普贤的大厅,观世音的大悲,地藏的大愿,所以这四大菩萨特别受到教徒的崇敬。”

【境界】◎境界jìngjiè(1)[boundary]∶边界,疆界(2)[realm]∶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呈现出的情况思想境界高(3)处境[condition]境界危恶。——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应】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  2. 回答:答~。喊他不~。~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  4. 姓。 | 1. 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呼~。~对(答对)。~和(hè)。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邀。~聘。~考。  3. 顺合,适合:顺~。适~。~机。~景。~时。~用文。  4. 对待:~付。~变。

【垂问】问。《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小弟有些心事,别个面前也不好説,我兄垂问,敢不实言?”清龙启瑞《致冯展云侍读书》:“因阁下殷殷垂问,故不秘其愚,而思有所赞於左右焉。”陈白尘《大风歌》第四幕:“皇上既然垂问相国,相国将何以回答?”

普贤境界应垂问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