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无堕珥与遗簪释义


【庆】1. 祝贺:~贺。~祝。~幸。~典。~功。  2. 可祝贺的事:国~。大~。  3. 姓。

【无】◎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典

【堕】◎ 掉下来,坠落:~落。~地。~马。~胎。~甑不顾(喻对已经过去的事,不作无益的惋惜)。 | ◎ 古同“隳”,毁坏。

【珥】1. 用珠子或玉石做的耳环。  2. 剑柄上端像两耳的突出部分。  3. 插戴:~笔(古代史官、谏官入朝插笔于冠侧,以便随时记录、写作)。~貂。  4. 日、月两旁的光晕:日~。月~。

【与】1. 和,跟:正确~错误。~虎谋皮。生死~共。  2. 给:赠~。~人方便。  3.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 〔~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 赞助,赞许:~人为善。 | ◎ 参加:参~。~会。 | ◎ 同“欤”。

【遗簪】亦作“遗簮”。1.指失落的簪子。《史记·滑稽列传》:“前有堕珥,后有遗簪。”《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引刘邦彦《上元十五夜观灯诗》:“归迟不属金吾禁,争觅遗簪与坠鈿。”清钱谦益《房海客侍御初度赋长句十四韵为寿》:“去国味如初下第,掛冠情比旧遗簪。”2.孔子出游,遇一妇人失落簪子而哀哭。孔子弟子劝慰她。妇人曰:“非伤亡簪也,吾所以悲者,盖不忘故也。”事见《韩诗外传》卷九。后以“遗簪”比喻旧物或故情。唐李峤《答李清河书》:“兄仁及遗簮,礼縟追賻,千古之下,凛然而高。”唐朱放《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诗:

庆无堕珥与遗簪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