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岁辱明命释义


【顷岁】朝梁江淹《萧上铜钟芝草众瑞表》:“顷岁以来,禎应四塞。”宋苏轼《御试制科策》:“臣又窃闻之,自顷岁以来,大臣奏事,陛下无所詰问,直可之而已。”章炳麟《文学说例》:“顷岁以来,渐为进步发见之代,常语简单,有待铸造。”龚振黄《青岛潮》第十三章:“顷岁政变,内阁迭更,彼独阴结外援,盘据要职。”2.昔年。唐权德舆《拜昭陵过咸阳墅》诗:“顷岁辱明命,铭勋鏤贞坚。”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敏捷》:“梁太祖受禪,姚洎为学士,尝从容,上问及廷裕(裴廷裕)行止,洎对曰:‘顷岁左迁,令闻旅寄衡水。’”《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

【辱】1. 羞耻:羞~。耻~。  2. 使受到羞耻:~骂。侮~。折~。  3. 谦辞,表示承蒙:~承。~赐。  4. 玷污,辜负:~没(mò)。~命。玷~。

【明命】圣明的命令。《礼记·大学》:“《太甲》:‘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明史·怀献太子见济传》:“陛下膺天明命,中兴邦家,统绪之传宜归圣子。”明宋濂《代祀高丽国山川记》:“皇帝受天明命,丕承正统。”2.特指帝王的命令,诏旨。唐韩愈《沂国公先庙碑铭》:“臣适执笔隶太史,奉明命,其可以辞!”宋曾巩《知制诰授中司制》:“典掌明命,总持宪纲,非博学有文,强毅忠篤,曷可以兼斯任哉!”3.犹尊名。恭敬地命名。《礼记·祭义》:“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郑

顷岁辱明命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