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漪】《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后以“清漪”谓水清澈而有波纹。南朝齐谢朓《泛水曲》:“日晚厌遵渚,採菱赠清漪。”宋苏轼《渚宫》诗:“臺中絳帷谁復见,臺下野水浮清漪。”清孙枝蔚《吊迷楼故址和彭骏孙》:“琪树经年开锦绣,珠帘入夏映清漪。”瞿秋白《赤都心史》三:“小池一角清漪如画。”
【碧】1. 青绿色的玉石:~玉。 2. 青绿色:~绿。金~辉煌。~空。 典
【浪】1. 大波:波~。海~。巨~。风~。~涛。~潮(亦喻大规模的社会运动)。风平~静。 2. 像波浪起伏的:麦~。声~。 3. 没有约束,放纵:放~。流~。~费。~迹。~人。孟~。
【远】1. 距离长,与“近”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2. 时间长:~古。~祖。长~。永~。 3.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4. 深奥:言近旨~。 5. 姓。 | ◎ 避开:近君子,~小人。
【浮】1.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桥。~力。~标。~萍。~泛。~沉。漂~。~光掠影。 2. 表面的:~皮儿。~土。~雕。 3. 空虚,不切实:~夸。~华。 4. 不沉静,不沉着:轻~。~躁。 5. 暂时的:~记。~支。 6. 可移动的:~财。~荡。~吊。~动。 7. 超过,多余:人~于事。 8. 呈现,涌现:~现。~想。 9. 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脉。
【天】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3. 气候:~气。~冷。 4. 季节,时节:冬~。 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 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 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9. 自
风清扬
“清漪碧浪远浮天”,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江水的清澈,海水的青翠,以及天空的辽阔。这个意象优美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之美,表达了诗人高妙的诗境和广泛的情感世界。
岁月静好
清漪碧浪远浮天一句,展现出诗人隽永独到之风。语言凝练、不失华丽与清新,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感受。这是诗人凭借一笔轻松的笔画,将自然与心灵融合在一起的高峰之作。
夜半醉眼
清漪碧浪远浮天一句,用了典雅的描写手法,将江水細碧,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可以想见,远处水天一色的漂泊景象。这一句体现出文人别致的艺术感,令人浮想联翩。
不离不弃
“清漪碧浪远浮天”,描绘的是流水沙滩之间的美丽光景。这一诗句,气质高雅,开合自如,把自然风景与诗人的感悟相融合,表达出优美的境界,是一首温馨而典雅的诗篇。
缘分使然
“清漪碧浪远浮天”,点出了一种尘世中的宁静、祥和与水墨般的美丽。它是引领人们走进自然,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一种真实的本质。这是一句耐人寻味的诗句,难以抵挡它在自然界面前引人深思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