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宋诗
> 入南溪
上一卷
下一卷
载
舟
杜
沙
潘
入
将
子
宇
头
希
南
残
不
谁
落
白
溪
梦
知
家
月
上
人
树
照
青
未
底
蓬
溪
起
啼
低
潘希白
入南溪
入南溪原文
沙头落月照蓬低,杜宇谁家树底啼。舟子不知人未起,载将残梦上青溪。
入南溪评点
《入南溪》是潘希白的一首诗,以古拙优雅的文风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深情的流露。诗中作者以朴素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沙头,月色映照下的蓬低景象,展现出一片宁静而恬淡的氛围。首句“沙头落月照蓬低”,以形象的描述展现了夜晚的景象,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这里的“沙头”指夜晚的沙陂,正当月出之时。而“蓬低”则是指茅草低垂而显得沉静。这句古拙朴实之中流露出一丝闲适之气,给人带来一种宁静的感觉。次句“杜宇谁家树底啼”,以寥寥数字描绘了夜晚坐落于茅舍的杜宇在树底啼叫的景象。杜宇的啼叫声给人以寂寞之感,同时也勾勒出了人们夜晚安静的居住环境。这里,诗人以杜宇啼叫作为背景,表达了生活朴素而平凡的同时,也点出了人们独处时的寂寞与思索。继而“舟子不知人未起,载将残梦上青溪。”这两句生动描绘了江边的舟船,主人尚未醒来,仍沉浸在梦境之中。虽然诗人提到的是舟子,但实际上也包含了自己。这里的“载将残梦上青溪”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留恋和追求,那残存的梦境将载他带向青溪,青溪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句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憧憬,让人感到一种隐约而又神秘的美。整首诗虽字数不多,但字里行间饱含了潘希白对自然景物的深情关怀。古拙的文风和雅致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跨越时空,与诗人共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风采。通过这种内心的流露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唤起了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使人们对美好事物充满向往。之乎者也兮,潘希白以古拙优雅之笔,描绘了沙头落月的景色,抒发了对自然的静谧与宁静之感。借杜宇啼叫,揭示了夜晚人们的寂寞与思索。再以舟子载梦上溪,表示了对美好梦境和自由的追求。全诗意境独特,情感真挚,令人感叹作者的深情之意。通过这首诗的赏析,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潘希白的诗才和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潘希白
简介
简介暂无
潘希白
的其它诗歌
大有(九日)
题云山图
入南溪
送蒋朴之维阳
广德早行
积霭
凉夜
入南溪诗句
沙头落月照蓬低
杜宇谁家树底啼
舟子不知人未起
载将残梦上青溪
可能你会感兴趣
凉州曲
上西楼
虞美人
浪淘沙
醉桃源
谒金门
清平乐
鹊踏枝之一
长命女
采桑子
最近文章
中兴人物中的心境和寓意
不堪楼上角是什么意思——专业解读名句不堪楼上角
《柳梢青(杨花)》中蕴含的名句“薄命佳人”
《南游感兴》中蕴含的名句“鹧鸪飞上越王台”
十年心事——张涅
时间的流转:诗句“归未”在《如梦今》中对岁月的诉说
“蝉噪槐花已四秋”到底说了什么?
带月夜归读经典翻译和点评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叹葵花》中诗句“花落委苍苔”的韵律之美
《春日访山人》中蕴含的名句“游乐到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