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元仗鸿钧手释义


【三】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朝】1. 早晨:~阳。~晖。~暮。~霞。~气。~思暮想。~令夕改。~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明~。 | 1. 向着,对着:~向。~前。~阳。坐北~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见。~拜。~圣。~香。~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廷。上~。退~。~野。~政。~臣。~议。~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代。唐~。  5. 〔~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

【元】1. 头、首、始、大:~凶。~首。~旦。~年。~勋。~帅。状~(科举考试第一名)。  2. 基本:单~。~件。~气(精气,根本)。~素。~音。  3. 同“圆”。  4. 未知数:一~二次方程。  5. 中国朝代名:~代。~曲。  6. 姓。  7.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仗】1. 兵器:仪~。明火执~。  2. 拿着兵器:~剑。  3. 战争:打~。胜~。  4. 凭借,依靠:倚~。仰~。~恃。~义执言(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典

【鸿钧】天或大自然。《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周朝飨乐章》:“鸿钧广运,嘉节良辰。”元吴澄《咏雪》:“腊转鸿钧岁已残,东风剪水下天坛。”明张居正《贺元旦表三》:“岁月更新于凤歷,气机初转于鸿钧。”郭沫若《湖心亭》:“明年鸿钧运转,四十六岁交大运。”2.比喻国柄;朝政。宋司马光《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之十:“八十聪明强健身,况从壮岁秉鸿钧。”宋秦观《代贺蔡相公启》:“姚元崇入赞鸿钧,初闻远略;霍子孟建承顾命,益见忠谋。”亦指执掌国柄的大臣。唐李商隐《为绛郡公上李相国启》:“仰台曜以瞻辉,望鸿钧而竚惠。”3.

【手】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  2. 拿着:人~一册。  3.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  4.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  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  6. 小巧易拿的:~枪。~册。 网

三朝元仗鸿钧手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