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屏围屈曲山释义


【三】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面】1. 头的前部,脸:脸~。颜~。~目。~~相觑。  2. 用脸对着,向着:~对。~壁(a.面对着墙;b.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  3. 事物的外表:地~。~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额(票面的数额)。  4. 方位,部分:前~。反~。片~。全~。多~手。  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鼓。  6. 会见,直接接头的:当~。~议。~晤。耳提~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  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平~。曲(qū)~。  8

【屏围】。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倩丹青写入屏围,真乃是画出个蓬莱意。”郭沫若《蔡文姬》第一幕:“左贤王与胡兵二人由原路下,掩伏在屏围后。”参见“屏风”。犹围绕。太平天囯马之沄《建天京于金陵论》:“羣山屏围,长江襟带,山河不为不峻险矣。”典

【屈曲】◎屈曲qūqǔ[bend]弯曲;曲折画栏屈曲

【山】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4. 姓。

三面屏围屈曲山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