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贤方鼎峙释义


【三贤】1.佛教语。指十住、十行、十迴向。唐李邕《岳麓寺碑》:“四行乐而不取,三贤登而更迁。”《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变文》:“越三贤,超十地,福德周圆入佛位。”参见“三贤十圣”。2.三个贤人。宋俞文豹《吹剑四录》:“方魁与同榜方登、方吉,皆唐诗人缺唇处士方干之后,与严子陵、范文正公为钓臺三贤。”明瞿佑《归田诗话·乐天晚年》:“乐天连为杭苏二州刺史,皆有惠政在民,杭则有三贤堂,併林和靖、苏东坡祠之。”沉砺《展张苍水墓》诗:“于墓岳祠分鼎足,西湖一勺峙三贤。”

【方鼎】四足的方形饪食器。商周时代流行并多用作祭器,如考古出土的兽面乳钉纹方鼎、司母戊方鼎、禾大方鼎等。《左传·昭公七年》:“晋侯有间,赐子产莒之二方鼎。”孔颖达疏引服虔曰:“鼎三足则圆,四足则方。”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青铜礼器乐器及其它用器》:“浇铸如此巨大的方鼎(兽面乳钉纹方鼎),这在生产斗争中确实是一个非凡的成就。”汉

【峙】◎ 直立,耸立:~立。对~(相对而立)。两峰相~。 | ◎ 〔繁~〕地名,在中国山西省。

三贤方鼎峙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