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彩。~相(xiàng )。~调(diào )。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气~。~厉内荏。 3. 情景,景象:行~匆匆。景~宜人。 4. 种类:各~用品。 5. 品质,质量:音~。成~。足~纹银。 6. 妇女美貌:姿~。~艺。 7. 情欲:~情。好(hào)~。
【丽】1. 好看,漂亮:美~。秀~。明~。绚~。富~。~质(女子美好的品貌)。风和日~。 2. 附着:附~。 | 1. 〔高~〕朝鲜历史上的王朝,旧时习惯上沿用指称朝鲜。 2. 古同“罹”,遭遇。
【平津】1.坦途;大道。晋陶潜《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平津苟不由,栖迟詎为拙?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唐昙翼《招隐》诗:“连峯数千里,修林带平津。”2.古地名。汉时为平津邑,武帝封丞相公孙弘为平津侯,即此。后多用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级官僚。前蜀贯休《酬韦相公见寄》诗:“空讽平津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门么?”宋欧阳修《寄题相州荣归堂》诗:“不须授简樽前客,好学平津自有文。”清吴伟业《东莱行》诗:“侍中叩阁数彊諫,上书对仗弹平津。”3.旧时北平(今北京、天津)的并称。茅盾《欢迎古物》:“平津尚未陷落,而古
【闱】1. 古代宫室两侧的小门。 2. 后妃居处:宫~。 3. 父母居室:庭~。 4. 科举时代称试院:春~。秋~。~墨(清代每届乡试会试的试卷,由礼部选定录取的文章,编刻成书)。 典 方言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