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春晚萧萧雨释义


【上阳】阳气。《汉书·五行志上》:“刘歆以为上阳施不下通,下阴施不上达,故雨。”2.唐宫名。唐杜牧《洛阳》诗:“疑有女蛾西望处,上阳烟树正秋风。”明梅鼎祚《昆仑奴》第一折:“春光又入上阳间,日绕龙鳞识圣颜。”参见“上阳宫”。

【春】1. 一年的第一季:~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岁,如“~~正富”;d.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e.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 两性相求的欲望:~心。怀~。  3. 生机:大地回~。  4. 姓。

【晚】1. 太阳落了的时候:~景。~霞。~会。~报。  2. 一个时期的后段,在一定时间以后:来~了。~年。~期。~节。~婚。  3. 后来的:~生(旧时文人对前辈的自谦)。~辈。  4. 姓。

【萧萧】◎萧萧xiāoxiāo(1)[whinnyandneigh]∶形容马嘶鸣声马鸣萧萧萧萧班马鸣。——唐·李白《送友人》车辚辚,马萧萧。——唐·杜甫《兵车行》(2)[sough;whistle]∶风声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风萧萧(3)[desolate]∶冷落凄清的样子(4)[thin]∶[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漢

【雨】◎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水。~季。 | ◎ 下雨,落下:~雪。

上阳春晚萧萧雨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