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海晏氛祲息释义


【山】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4. 姓。

【清】1.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水。~泉。~流(a.澄澈的水流,如“一股~~”;b.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澈。~碧。~朗。~新。~醇。月白风~。  2. 安静,不烦:冷~。凄~。~闲。~静。~淡。~幽。~谧(宁静)。  3. 单纯不杂:~唱。~茶。  4. 明白,明晰:~楚。~晰。~醒。~通(文章层次清楚)。~亮。  5. 一点不留,净尽:~除。肃~。~剿。~洗。~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  6. 整理,查验:~理。~查。~点。~仓。  7.

【海】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  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  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  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  5. 漫无目标地:~骂。~找。  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  7. 特指中国上海:~派。  8. 姓。 典

【晏】1. 迟,晚:~起。~驾。  2. 天清无云:天清日~。  3. 鲜艳。  4. 同“宴”  5. 安定,安乐:~宁~处(chù)(安然处之)。~安。~然。  6. 〔~~〕温柔,和悦,如“言笑~~”。  7. 姓。

【氛祲】。南朝宋王僧达《七夕月下》诗:“远山敛氛祲,广庭扬月波。”氛,一本作“雰”。唐杜甫《诸将》诗之四:“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祲未全销。”2.指预示灾祸的云气。《诗·大雅·灵台》“经始灵臺”宋朱熹集传:“国之有臺,所以望氛祲,察灾祥,时观游,节劳佚也。”《明史·胡深传》:“亮祖等克崇安,进攻建寧。友定将阮德柔固守。深视氛祲不利,欲缓之。”3.比喻战乱,叛乱。南朝梁沉约《王亮王莹加授诏》:“内外允谐,逆徒从慝,躬卫时难,氛祲既澄,并宜光赞缉熙,穆兹景化。”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诺没弄杨虔柳露布》:“飞尘埃

【息】1. 呼吸时进出的气:鼻~。喘~。叹~。窒~。瞬~万变。  2. 停止,歇:休~。歇~。~怒。~兵。~事宁人。~止。平~。偃旗~鼓。  3. 繁殖,滋生:休养生~。滋~。  4. 音信:消~。信~。  5. 儿女:子~。  6. 利钱:~率(lǜ)。利~。月~。

山清海晏氛祲息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