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和开褊迫释义


【召】1. 召唤:~集。~见。  2. 召致,引来:~祸。~人怨。 | ◎ 古通“邵”,古邑名,在今中国陕西省岐山县西南。(三)姓氏。

【和】1. 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  2. 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  3. 平息争端:讲~。~约。~议。~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  5. 连带:~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棋。~局。  10. 姓。

【开】1.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2. 分割:对~。三十二~本。  3. 通,使通:~导。~窍。  4.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5. 扩大、发展:~扩。~拓。  6. 发动或操纵:~动。~车。  7. 起始:~始。~宗明义。  8. 设置、建立:~创。~国。~设。  9.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10. 支付:~销。~支。  11. 沸腾,滚:~水。  12. 举行:~运动会。  1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典

【褊迫】狭窄,不宽广。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第宅》:“高宗时,中书侍郎李义琰亦至褊迫。义琰虽居相位,在官清俭,竟终于方丈室之内。高宗闻而嗟嘆。”宋苏轼《和陶杂诗》之七:“蓝乔近得道,常苦世褊迫。”2.犹褊急。宋王安石《上张枢密书》:“某蠢陋褊迫,不知所向。”明方孝孺《送郑淑贞之成都》诗:“况我褊迫士,志意早衰弱。”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诗话下·沤寄生五古》:“先生静者儔,涉世戒褊迫。”参见“褊急”。典

召和开褊迫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