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伐鼓挂风帆释义


【沙】1. 非常细碎的石粒:~子。~石。风~。~尘。~砾(沙和碎石块)。~漠。~丘。~滩。~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暴。~浴。~疗。~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2. 像沙的东西:~糖。豆~。~瓤。  3.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哑。  4. 姓。 | ◎ 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头】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  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  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  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  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8. 首领:~子。~目。  9. 方面:他们是一~的。  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11. 量词,多指牲畜:一

【伐】1. 砍:~树。砍~。  2. 征讨:讨~。~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  3. 自夸:~善(夸自己的好处)。~智。不矜不~。

【鼓】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yuè)。~角(jiǎo)。大~。  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石~。  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吹。~噪。  4. 发动,使振作起来:~励。~动。~舞。一~作气。  5. 高起,凸出:~包。~胀。  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典

【挂】1. 借助绳索、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高处或连到另一物体上:悬~。~图。~牌。~锄。~镰。~帅(掌帅印,喻居于领导、统帅地位)。披红~绿。~一漏万。  2. 牵记,牵连,牵累:牵~。记~。~念。~连。~累(连累)。  3. 登记:~号。~失。  4. 打电话,或放回耳机中止通话,亦指交换机接通电话:给小张~个电话。  5. 钩住:衣服被钉子~住了。  6. 物体表面蒙上或糊着:脸上像~了一层霜。  7. 量词,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一~珠子。

【风帆】“风颿”。1.船帆。清林则徐《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转眸已失大小虎,须臾沙角风颿收。”郭风《叶笛集》:“我看见无数的双桅船,以它们的高耸的桅杆、红色的三角旗、白色和茶色的风帆,张起或卷下的风帆,来装饰你的港口。”2.指张帆乘风而行的船。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严程迫风帆,劈箭入高浪。”宋周密《齐东野语·三高亭记改本》:“尝试倚楹而望,水光浮空,云日上下,风颿烟艇,飘忽晦明。”明张煌言《怀王媿两少司马徐闇公沉复斋中丞》诗:“南望铜陵又一山,风颿千尺鲸波间。”艾芜《海

沙头伐鼓挂风帆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