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1. 拿,吸取:~取。~像。~影。~食。 2. 保养:~生。~重(zhòng )。珍~。 3. 代理:~行(xíng )(代职务)。~政(代君主管理国家)。 4. 捕捉:勾~。 5. 迫近:“~乎大国之间”。 6. 古同“慑”,怕,使害怕。 | ◎ 安静:“天下~然,人安其生”。
【伏犀】指人前额至发际骨骼隆起。旧时迷信者以为显贵之相。《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唐李贤注:“匿犀,伏犀也。谓骨当额上入髮际隐起也。”《旧唐书·方伎传·袁天纲》:“马侍御伏犀贯脑,兼有玉枕,又背如负物,当贵不可言。”明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此子顶圆眼秀,人中端正,山根直接印堂,合伏犀贯顶法,宜令读书。”
【虎】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 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 3. 古同“唬”,威吓。 4. 古同“琥”,琥珀。
【蹲】1. 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下。~伏。~踞。~腿。 2. 〔~苗〕在一定时期内控制施肥和灌水,进行中耕和镇压,使幼苗根部下扎,生长健壮,防止多余茎叶生长。 3. 喻呆着或闲居:~膘。~窝。~班房(坐牢)。
【猊】◎ 〔狻~〕见“狻”。
【狻】◎ 〔~猊〕传说中的一种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