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1.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人。~哲。 2.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神~。~洁。~地。~经。 3.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上。~旨。~明。 4.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手。棋~。 典
【泽】1. 水积聚的地方:大~。湖~。润~(潮湿)。沼~。 2. 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光~。色~。 3. 恩惠:恩~。~及枯骨(施惠于死人)。 4. 洗濯。 5. 汗衣,内衣。 | ◎ 古同“释”,解散。 典
【九垓】1.亦作“九畡”、“九陔”。中央至八极之地。《国语·郑语》:“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韦昭注:“九畡,九州之极数。”晋葛洪《抱朴子·审举》:“今普天一统,九垓同风。”北齐魏收《枕中篇》:“九陔方集,故眇然而迅举;五纪当定,想窅乎而上征。”《明史·韩爌传》:“念先帝临御虽止旬月,恩膏实被九垓。”2.亦作“九阂”、“九陔”。九层。指天。《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上畅九垓,下泝八埏。”李善注:“垓,重也……言其德上达於九重之天。”《汉书·礼乐志》:“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颜师古注引如
【普】◎ 全,广,遍:~遍。~通。~查。~照。~天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