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人促公归治行释义


【舍人】1.官名。《周礼·地官·舍人》:“舍人掌平宫中之政,分其财守,以灋掌其出入者也。”本宫内人之意,后世以为亲近左右之官。秦汉有太子舍人,为太子属官;魏晋以后有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隋唐又置起居舍人,掌修记言之史,置通事舍人,掌朝见引纳;明清内阁中书科设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此外,宋有阁门宣赞舍人,元有直省舍人、侍仪舍人,明有带刀散骑舍人,则皆为近侍武职。2.战国及汉初王公贵人私门之官。《战国策·楚策四》:“李园求事春申君为舍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繆贤舍人。”《汉书

【促】1. 近,时间紧迫:~膝。~席(坐近)。急~。短~。仓~。  2. 催,推动:~使。~进。敦~。督~。催~。 典

【公】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  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  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  7. 雄性的:~母。~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  9.

【归】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sù)。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治行】的成绩。亦指为政有成绩。《管子·八观》:“治行为上,爵列为下,则豪桀材臣不务竭能,便辟左右不论功能。”宋曾巩《道山亭记》:“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餘功又及於此。”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良吏平反冤狱》:“胡文忠公抚鄂时,尝明保东湖县令张建基之治行。”2.施政的措施。《汉书·薛宣传》:“吏民言令治行烦苛,适罚作使千人以上;贼取钱财数十万,给为非法;卖买听任富吏,贾数不可知。”3.整理行装。《史记·曹相国世家》:“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汉书·郑当时传》:“使视

舍人促公归治行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