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三年就试期释义


【十二】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贾公彦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颜师古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南朝齐王融《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典

【三】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年】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  2. 每年的:~会。~鉴。~利。~薪。  3. 一年的开始:~节。新~。  4.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  5.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  6. 收成:~成。~景。~谨。荒~。  7.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  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  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  10. 姓。

【就】1. 凑近,靠近:避难~易。~着灯看书。  2. 到,从事,开始进入:~位。~业。~寝。~任。~绪。~医。高~。  3. 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顺便:~近。~便。~事论事。

【试期】《宋史·选举志二》:“二十四年,始定试期并用中秋日,四川则用季春,而仲秋类省。”《镜花缘》第六三回:“当即出示晓諭,一面选了试期。”《解放日报》1985.10.24:“试期临近,刘叔雅请陈寅恪代拟试题。”

十二三年就试期的用户点评


mywoods

2024-05-31 13:06:35

感觉这句诗有点像是在开会讨论新产品的定位,提出了一个时间节点,然后说试期,不知道会有人去试用这个新产品吗?

独行侠

2024-05-30 18:44:58

这句诗就像是一个迷幻的彩蛋,十二三年就试期,试期也不知道在试验什么玩意儿呢,难道是他家的保养品?

逍遥子

2024-05-27 00:51:06

这句诗有点像是某个科幻小说的剧透,说出来让人什么都摸不着头脑,不过倒是有一种神秘感,让人想要去探索。

繁星之间

2024-05-26 05:06:45

可能是在暗示人生就像是一场试验,十二三年也不过就是个试用期,看你表现如何决定是否继续留下。

天禅之岛

2024-05-26 01:09:35

十二三年也太短暂了吧,是想念一个人的时间吗?然后试期就是希望他在试期内会回到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