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流落锦官城释义


【拾遗】◎拾遗shíyí(1)[appropriatelostproperty]∶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涂(途)不拾遗。——《史记·孔子世家》夜不闭户,道不拾遗(2)[makegoodomissions]∶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拾遗补阙

【流】1. 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2.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 )。~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  3. 传播:~言。~传。~芳。~弊。~毒。~行(xíng )。  4. 指江河的流水:河~。江~。溪~。激~。奔~。  5. 像水流的东西:气~。暖~。电~。  6. 向坏的方面转变:~于形式。  7.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放。~配。  8.

【落】◎ 丢下,遗漏:丢三~四。~了一个字。 | 1. 掉下来,往下降:降~。~下。零~(a.叶子脱落,如“草木~~”;b.衰败,如“一片~~景象”;c.稀疏,如“枪声~~”)。脱~。~叶。~泪。~潮。~英。~日。~体。~座。陨~。~井下石(形容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雁沉鱼。叶~归根。  2. 衰败:没(mò)~。破~。衰~。沦~。流~。~泊(a.潦倒失意;b.豪迈,不拘束,均亦作“落魄(bó )”)。  3. 遗留在后面:~后。~伍。~选。  4. 停留,留下:~户。~荒。~笔。~款。  5. 停留或居

【锦官城】。故址在今四川成都南。成都旧有大城、少城。少城古为掌织锦官员之官署,因称“锦官城”。后用作成都的别称。唐杜甫《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明陆采《明珠记·会内》:“但愿平安下三蜀,春风依旧锦官城。”张素《拟李义山<井络>》诗:“玉垒山前花黯黯,锦官城外鼓逢逢。”亦省称“锦官”、“锦城”。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其道西城,故锦官也。”《初学记》卷二七引晋任豫《益州记》:“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蜀时故锦官也。”北周庾信《奉和赵五途中五韵》:“锦城遥可望,廻鞍念此时。”唐李白《蜀道难》诗

拾遗流落锦官城的用户点评


细水长流

2024-04-29 15:31:46

此句描绘了一个匮乏失落的形象,它侧重于表现人生遭遇的沉重和无奈。拾遗者流落在锦官城,暗合了不如意事常八九,人生难免顿生悲哀之意。锦官城的繁华和拾遗者的落寞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人们对于命运起伏无常的深思。

个性十足的猫爪小姐

2024-04-28 21:19:26

拾遗流落锦官城,此句见于唐代杜牧的《宫词十首》之中。作者以具体的事物“拾遗”、“流落”、“锦官城”来抒发内心情感,寓意丰富,引人深思。锦官城作为一座古代繁华之地,又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拾遗”、“流落”形成了强烈对比,凸显了身世坎坷,命运无常的主题。

红颜薄命

2024-04-28 06:44:53

杜牧自古典诗文的传统中汲取灵感,融入了古人的哲学智慧与审美观念,在“拾遗流落锦官城”一句中隐藏着丰富的意蕴。这种古典意味及情感的表达方式,使得这句诗更加富有禅意,也更加耐人玩味。

夜凡尘

2024-04-24 03:25:27

从形象描写层面看,杜牧运用“锦官城”这一华丽富丽的地名作为对比,突显“拾遗”“流落”的凄凉。这种对立的意象,让读者能够在心灵深处感受到一种复杂的情感,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种种悲喜离合的反思。

紫绒花梦琪

2024-04-24 03:19:06

拾遗流落锦官城的场景,不仅展现了人的沧桑与遭遇,也是对人生悲剧意象的一种建构。这种“拾遗”的处境正体现了人生沉浮起伏的无常和变幻无常。锦官城这一典故的应用,使整个意境更加深沉,引人遐想,故事情节充满戏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