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未冠巾释义


【十】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 表示多、久:~室九空。  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五】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未】1. 不,不曾,没有:~必。~曾(céng )。~来。~尝。~竟(没有完成的)。~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  2.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  3. 用于记时:~时(下午一点至三点)。  4. 放在句末,表示疑问:“君除吏尽~?吾亦欲除吏”。 典

【冠巾】巾。古代用以区别士和庶人。《释名·释首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亦泛指头巾。唐韩愈《送僧澄观》诗:“向风长叹不可见,我欲收敛加冠巾。”明高启《丁孝廉惠冠巾》诗:“知试山人服,冠巾远寄重。”2.指官职。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二引吕映薇《帘钩》诗:“严公幕下怜才甚,三掛冠巾是也非。”戴上帽子、头巾。意谓僧人还俗或出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杭僧思聪﹞挟琴游梁,日登中贵人之门,久之,遂还俗,为御前使臣。方其将冠巾也,苏叔党因浙僧入都,送之诗曰:‘试诵《北山移》,为我招琴聪。’诗至,已无及矣。”

十五未冠巾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