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藏金匮人争问释义


【书】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 信:~信。~札。~简。~函。  3. 文件:证~。说明~。  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  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  6. 字体:草~。隶~。楷~。  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藏】1. 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品。~书。储~。 | 1. 储放东西的地方:~府。宝~。  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大~经。三~(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族。  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 古同“臟”。

【金匮】柜”。亦作“金鐀”。1.铜制的柜。古时用以收藏文献或文物。汉贾谊《新书·胎教》:“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汉书·晁错传》:“陛下之德厚而得贤佐,皆有司之所览,刻於玉版,藏於金匱,歷之春秋,纪之后世,为帝者祖宗。”晋王隐《晋书·瑞异记》:“甘卓家金匱鸣,声似槌镜,清而悲。”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十二:“他年金鐀如搜采,来叩空山夜雨门。”孙犁《<秀露集>后记》:“金柜之藏,不必永存;流落村野,不必永失。”2.引申谓传之久远。《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愚臣既不能深援安危,

【人】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争】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  2. 力求实现:~取。~气。~胜。  3. 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  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不。~知。~奈。

【问】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  2.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  3.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  4. 管,干预:概不过~。  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他借几本书。  6. 姓。 典

书藏金匮人争问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