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碧色兮石金光释义


【水碧】玉之一种。系水晶一类的矿物,又名碧玉。《山海经·东山经》:“耿山无草木,多水碧。”郭璞注:“亦水玉类。”唐李贺《老夫采玉歌》:“採玉採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明宋濂《送方生还宁海》诗:“水碧与金膏,价重骇见闻。”王闿运《余世松诔》:“水碧金膏,非几席之玩;醴泉玉烛,无时日之期。”

【色】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彩。~相(xiàng )。~调(diào )。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气~。~厉内荏。  3. 情景,景象:行~匆匆。景~宜人。  4. 种类:各~用品。  5. 品质,质量:音~。成~。足~纹银。  6. 妇女美貌:姿~。~艺。  7. 情欲:~情。好(hào)~。

【兮】◎ 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石】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 ◎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金光】佛之光。喻神道佛法的力量。《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沛施祐,汾之阿,扬金光,横泰河。”唐贾岛《送谭远上人》诗:“金光明本行,同侍出峨嵋。”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四五:“何处復求龙象力,金光明照浙西东。”2.金黄色的光辉。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唐李白《明堂赋》:“列寳鼎,敌金光。”艾青《花束·大西洋》诗:“粼粼的水波闪着金光。”3.唐代长安京城外郭西面中门名。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京城》:“﹝长安京城外郭﹞西面三门:北曰开远,中曰金光,南曰延

水碧色兮石金光的用户点评


也许不够资格

2024-06-18 13:30:38

“水碧色兮石金光”,此句用典雅的词藻描绘了大自然的绚丽美景。水的碧色与石头散发的金光,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璀璨的画面,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思念成灾

2024-06-17 14:59:55

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

晚霞姬

2024-05-05 11:56:06

这句诗中的用词简练而精准,水的碧色与石的金光相辉映,展现出自然景物的真实和生动。

思考者

2024-05-03 23:38:55

这句诗充满了唐代诗人诗词中那种深远广阔的意境,水和石的对比,碧色和金光的独特搭配,使整句诗呈现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乱世的缘

2024-05-03 14:33:55

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悟,更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之美的理解和表达,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