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与壮班列释义


【孰与】1.与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史记·孟尝君列传》:“齐无秦,则天下集齐,亲弗必走,则齐王孰与为其国也!”《新唐书·韩翃传》:“时有两韩翃,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德宗曰:‘与诗人韩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2.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汉班固《东都赋》:“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

【壮】1. 大,有力,强盛:强~。~士。~心。~烈。~美。兵强马~。  2. 增加勇气和力量:~胆。~行(xíng )。以~声势。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旧作“僮”):~族。~锦。~歌。

【班列】1.朝班的行列。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序:“天子以为散骑常侍,从班列也。”唐王勃《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公﹞加上柱国,随班列也。”2.指朝廷或朝官。唐虚中《献郑都官》诗:“早晚辞班列,归寻旧隐峯。”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主司失意》:“形神虽处於遐陬,梦寐尚驰於班列。”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二》:“裴延龄恃恩轻躁,班列惧之。”3.官阶;品级。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臺省寺监卫率之官,止以辨班列之崇卑,制廩禄之厚薄,多无职业,其所谓官,乃古之爵也。”《清通典·职官八》:“鑾仪使三人,掌供奉乘舆秩序卤簿

孰与壮班列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