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云静对行台起释义


【嵩】1. 〔~山〕山名,在中国河南省。  2. 高:~峦(高耸的峰峦)。~呼(亦称“山呼”)。

【云】1. 说话,引文:人~亦~。子曰诗~。~~(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2.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谁之思?岁~暮矣,着记时也~。  3.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流水。~蒸霞蔚。  4. 指中国“云南省”:~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静】1. 停止的,与“动”相对:~止。~态。~物。平~。风平浪~。  2. 没有声音:安~。寂~。僻~。冷~。肃~。~悄悄。~穆。~谧。~默。~观。~听。  3. 安详,闲雅:~心。~坐。  4. 古同“净”,清洁。  5. 姓。

【对】1. 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  2. 朝着:~酒当歌。  3.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  4. 跟,和:~他商量一下。  5.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  6.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  7. 看待,应付:~待。  8.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  9.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  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  11.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

【行台】台省在外者称行台。魏晋始有之,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北朝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唐贞观以后渐废。金、元时,因辖境辽阔,又按中央制度分设于各地区,有行中书省(行省),行枢密院(行院),行御史台(行台),分别执掌行政,军事及监察权。行省实即继承前代的行台制度。2.旧时地方大吏的官署与居住之所。宋黄庭坚《送顾子敦赴河东》诗之三:“揽轡都城风露秋,行臺无妾护衣篝。”《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其时城内早经预备,把个总督行臺,做了钦差行辕。”3.客寓,旅馆。苏曼殊

【起】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床。~立。~居。~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身。~运。~跑。  3. 开始:~始。~码(最低限度,最低的)。~步。~初。~讫。~源。  4. 拔出,取出:~锚。~获。  5. 领取(凭证):~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伏。~劲。~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风。~腻。~敬。~疑。~义。~诉。  8. 长出:~痱子。  9. 拟定:~草。  10. 建造,建立:~房子。白手~家。  11. 群,组,批:一~(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

嵩云静对行台起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