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关虎豹莫憎人释义


【天关】犹天门。北周庾信《周祀圜丘歌·雍乐》:“迴日轡,动天关。”唐孟郊《杏殇》诗之七:“灵凤不衔诉,谁为叩天关。”宋叶适《赠祈雨妙闍黎》诗:“旁搜潭洞搅龙蛰,鞭雷走电开天关。”2.指地势险要的关隘。唐杜甫《后苦寒行》之一:“蛮夷长老畏苦寒,崑崙天关冻应折。”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胡书巢……《朝天峡》云:‘侧目望天关,阁道更渺茫。’”3.指宫廷。唐皎然《览史》诗:“嘉谋匡帝道,高步游天关。”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九:“天关啟钥趋朝后,侍史焚香起草初。”清唐孙华《舟雨遣闷》诗之二:“却笑儒生思献赋,欲持片纸撼天关

【虎豹】1.喻指残暴之人。《后汉书·刘陶传》:“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豺狼乳於春囿。”唐韦应物《京师叛乱寄诸弟》诗:“覉离守远郡,虎豹满西京。”清方文《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诗:“虎豹当关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2.比喻勇猛的战士。唐罗隐《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3.比喻富有文采。宋黄庭坚《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谢公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4.形容怪石。宋苏轼《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莫】1. 不要:~哭。  2. 没有,无:~大。~非。~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3. 不,不能:~如。~逆。~须有。~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能助。  4. 古同“漠”,广大。  5. 姓。 | ◎ 古同“暮”。

【憎人】恶的人。《墨子·天志中》:“憎人贼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也。”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可以我爱而谓之爱人,我憎而谓之憎人,所喜则谓之喜味,所怒则谓之怒味哉?”2.谓厌恶人。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

天关虎豹莫憎人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