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关睢、盈耳离骚婉释义


【听】1. 用耳朵接受声音:~力。~写。~觉。聆~。洗耳恭~。  2.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言~计从。  3. 任凭,随:~任(rèn )。~凭。~之任之。  4. 治理;判断:~讼(审理案件)。~政。  5.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一~可口可乐。

【关】1. 闭,合拢:~门。~闭。~张。~停并转(zhǎn)。  2. 拘禁:~押。~禁。  3.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口。~隘。~卡(qiǎ)。~塞(sài)。~津。嘉峪~。  4.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海~。~税。  5. 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节。难~。年~。  6. 牵连,联属:~连。~联。~心。~涉。~乎。~注。~于。有~。  7. 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饷。  8. 姓。

【睢】1. 张目仰视的样子:~盱。  2. 欢乐的样子:扬袂~舞 | 1. 水名。在河南,流入汩水,早已湮塞,仅有上游一支流流入惠济河。  2. 睢县,在河南。  3. 见“恣睢”。  4. 姓。

【盈】1. 充满:~满。~溢。充~。沸反~天。  2. 多余:~余。~亏。~利。

【耳】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  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  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  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  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离骚】遭遇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类对》:“刘斯立跂,莘老丞相长子,贤而能文。建中靖国间,丞相追復,斯立以啟谢诸公云:‘晚岁离骚,旋招魂於异域;平生精爽,犹见梦於故人。’”2.离别的愁思。语本《楚辞·离骚》汉王逸注:“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陈直径,以风諫君也。”唐岑参《送赵侍御归上都》诗:“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宋方岳《齐天乐·和楚客赋芦》词:“天岂无情,离骚点点送归客。”3.牢骚。《北史·儒林

【婉】1. 和顺,(说话)曲折含蓄:~顺。~转(zhuǎn )(亦作“宛转”)。委~。~辞。  2. 美好,柔美:~丽。~约。

听关睢、盈耳离骚婉的用户点评